最近这一周,中美关税之争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这篇本来上周就想写,不过冥冥之中还是想看看有没有新动向,果不其然,4月11日晚间,美方又悄悄发布信息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豁免所谓“对等关税”。从高调挑起争端到宣布延期且中国除外又到了现在部分豁免。这场本该严肃的大国贸易博弈,就这样被特朗普和他的草台班子政府搞成了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闹剧。
从上周新一轮关税之争开始,很多人都在问对进口关税的调整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iPhone手机在非官方授权市场甚至9天之内涨价500元,当然因为美方的举棋不定,现在手机价格已经降了。而比起手机的价格涨跌,想必卡友们关心的是,关税上涨这件事到底会不会影响自己拉货赚钱?哎,这是个好问题,且非常值得说道说道。
关税博弈不止一次,国产卡车顺势突围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然论让人无语的程度这次美方的操作绝对是空前绝后的。从2018年到目前,中美已经经历了多次关税博弈,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对国内各行各业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卡车和货运行业也不例外,而几乎在每一个看似是困境的局面中,我们总能找到新的出路。
举个例子,几年前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卡车加征25%关税,这致使比亚迪将原计划于2022年交付美国的电动卡车投放到了东南亚市场。东家不卖,西家卖,做买卖嘛,卖给谁不是卖?趁这个机会拓宽下出口版图也不是不行。
这边出口有变化,那边进口也一样。中国在2018年7月开始对原产于美国的卡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这直接导致了包括福莱纳、肯沃斯等在内的美国品牌重卡在中国售价上涨,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19年美国进口卡车在华销量同比下降约40%。至于美国卡车是否转向其他市场出口,目前尚无明确数据支撑。但我知道的是,几年后的今天,中国卡车保有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从数量上看,中国是目前卡车出口量最多的国家。说回到国内市场,进口美国卡车的成本上升之后,卡友们的选择项依然很多,欧洲进口的斯堪尼亚、奔驰、沃尔沃哪个不香?国产的解放、重汽、东风、陕汽哪个高端产品不是越来越靠谱?在2018年关税调整后,国产重卡不负众望,2020年在重型卡车市场份额一度飙到了92%,创下历史新高。这种此消彼长的市场格局变化,深刻反映了中国制造的实力跃升。
过往这些事实和结果历历在目,此次“对等关税”直接上调到125%,带来的冲击当然会比从前更大,但绝处逢生的机会也就更多。
而我们最需要正视和关注的是,在与造车相关的一些关键技术、零件甚至智驾系统的软件与硬件方面,仍然有很多在依赖美国技术授权或零部件,中美贸易的博弈虽然在短期内还不会出现技术断供局面,但关税调整势必会带来成本增长。无论从哪个层面讲,发挥创新实力,彻底解决高端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是近期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国产车企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原油多渠道进口,油价波动有待观察
再说到咱们卡友运营最在乎的油价、运价。进出口贸易对卡车货源、运价都会产生影响,这是一定的,但影响有多大咱们还得冷静下来看。
先说说油价吧,有人说中国的原油大量依赖进口,关税的提高会不会影响油价?没错,我国的原油确实大量依赖进口,比如2023年我国的原油进口量达到了5.08亿吨,对外依存约72%。主要来源于中东(48%)、俄罗斯(19%)、非洲(12%)、美洲(11%),其他地区(10%)。单拎出来美国,根据2023年的数据,当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约1200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2.4%,而且因为美国的原油轻质低硫,主要用途都在沿海炼厂加工高端化工品,不是咱们国家的主流油源。另一方面,考虑到现在“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我们完全可以停止从美国进口原油,而且我们的老铁俄罗斯也放话了,“中国需要多少石油就输送多少”,中东地区的石油再多提供给我们一点也就是撒撒水。因此单纯从进口这个角度讲,提高关税并不会对国内油价产生太大影响。
不过,中美两国的关税博弈牵一发而动全身,贸易局势的震荡会不会影响国际油价上涨,这个还需要再观察观察。参考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布伦特油价从每桶70美元上涨到每桶86美元。有机构曾做出预测,中美互征125%关税,有可能会导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上涨10%-15%,当然了,这一预测基于2018年贸易摩擦模型,实际影响还需考虑新能源替代等新变量。不过基于这组数据,再根据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模型来估测,如果国际油价上涨10%,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有可能对应上调6%-8%。油价的上调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譬如行业利润进一步压缩,那么为了尽可能提高利润,运价会不会有所提升?中美贸易摩擦又会对货源、运价产生哪些影响呢?
部分货源短期内或减少,运价走低是定局?
还是鉴于“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以往从美国进口较多的大豆、汽车零件等商品会相应减少,在短期之内,长三角、珠三角港口至内陆的卡车货运量应该会有所下降,但我们的进口替代方案还有很多,比如大豆可以转从南美洲的巴西进口,因此这类货源在此后还是有回升可能的。另外,很多企业为了规避中美关税风险,早早就已转向中欧班列、欧洲港口出口等多种替代方式,比如中欧班列沿线的电子产品、日用品的转运需求很有可能在未来会迎来大量增长。当然,根据长期以来的发展经验,这种局面也势必会对国内的进口替代产品产生刺激,国产原材料需求量一旦上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路货运的货源压力。不过,货源数量和油价的起伏对运价的影响想必卡友们都深有体会,可以预见的是,照此趋势发展运价的下跌是必然,但具体跌多少可能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给我们答案。
写在后面:
中美关税之争引发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之下,没有任何国家和个人能坐当旁观者,大国之间的博弈牵一发而动全身,与贸易和生产紧密相连的公路运输自然也难逃波及。所谓绝处逢生,船到桥头自然直,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哲理总能一次次应验,相信这次也一样。而货源、油价、运价的不确定,都会给一线卡友带来不小的压力,这是否会引起更多人的出走跳槽,甚至诸如纯电动卡车、混动卡车、甲醇燃料重卡等新型车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都要让时间给我们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