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蓝牌轻卡新规已实施两年多,行业和用户端基本已经完成了过渡,从“重载”到“标载”后,城配运输市场日趋规范化。近两年上市的蓝牌轻卡新品也大都侧重强调“2.5升的排量爆发强大动力”。不过近日,江西五十铃翼放EMT猛犸象的上市似乎又要打破这一惯例。
我们还需要“重载车型”吗?
翼放EMT猛犸象号称江西五十铃首款重载版车型,更是五十铃全球首款2.5升重载版蓝牌轻卡。在测试阶段这款产品也按照整车10.5吨完成了耐久性试验,在上市当天的封闭展示环节,更完成了车货总重15.3吨的极限测试。
如此卖力,让我们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在全行业倡导蓝牌轻卡排量不超过2.5升、标载运营的当下,我们还需要“重载车型”吗?
答案是:需要。当下货运市场行情较为低迷,用户的新车置换频率较以往有所下降,一款车的耐久性、可靠性已经成为用户选车的重要指标。产品的故障率直接影响日常效率,耐久性则考验着车辆在运营一定里程数或者达到一定使用年限后,能否继续为用户创造价值。
因此,对于当下的蓝牌轻卡而言,“重载”二字更多的是在强调品质。而车辆要想达到重载的品质级别,做工、用料必须扎实,用重载车型跑标载运输也绝非大材小用。大马拉小车对“马”的损耗本身就会变少,如果是一匹品质上乘的马,那它的耐力、健康程度势必都能优于一般的马。说回翼放EMT猛犸象,为了充分确保整车承载,翼放EMT配装了214大截面高强钢车架,车架采用了700Mpa高强钢,材料屈服强度提升了80%,翼面宽度相对同类竞品加宽了5mm。产品后桥采用等高齿及强力喷丸工艺、高强度优质钢板冲压成型,前轴采用8000T模锻工艺,提升强度同时,还可实现轻量化高承载。
除了实打实地选材用料,江西五十铃还引入了日本五十铃独有IMIM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日本五十铃轻卡原装生产线,确保每辆下线车型品质。翼放EMT猛犸象还经过了长达85万公里的行驶试验,整车的耐久性与可靠性均得到了充分验证。
这些都是翼放EMT猛犸象在试验阶段敢挑战10.5吨荷载的底气,当然,江西五十铃对自家产品如此“狠心”的出发点,还是让产品在实际运营中能够扛得住压力,历久弥新。
更高承载意味着更笨重吗?
那接下来又产生一个新的问题:用料、做工扎实,是不是就意味着更高的自重?关于这个问题,大家的思路还是要打开一些。新技术、新科技的加持让厂家完全有能力在保证整车承载的同时,维持比较低的自重,不然“车重货少”,重载就成了噱头。这里我们还是可以拿翼放EMT猛犸象举例。
为了满足高效承载的需求,翼放EMT猛犸象通过多种手段有效降低了整车自重。如搭载压铸铝箱体变速箱,又比如优化前轮毂结构,并采用轻量化设计,有效降低轮毂总成质量。此外,翼放EMT猛犸象还采用了独立悬架系统,PN408板簧采用轻量化设计,进一步降低整车自重。
与此同时,翼放EMT猛犸象还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动力链,翼放EMT猛犸象搭载全新4JD25发动机,采用16气门设计,进排气效率更高,动力也更强。这款发动机据说结合了五十铃4JJ1的先进和4JB1的耐用,采用盖瑞特第三代高效增压器,2.478L排量额定功率却达到了112kW,最大扭矩为400N·m,最大扭矩转速区间为1200-2600转,低速扭矩在1000转时可达280N·m。光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车辆动力强劲,配合6MT变速箱和4.556大速比后桥,整车即使在载重10.5吨的试验条件下,起步、加速、爬坡时的响应速度也非常快,发动机有劲、换挡无顿挫,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好开”。
写在后面:
所谓“四两拨千斤”,翼放EMT猛犸象作为江西五十铃首款重载版车型,拥有强动力、高承载的优势,同时又兼顾了轻量化,以及更好的操控性,对于追求高收益、高效率的用户而言,翼放EMT猛犸象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创富利器。而对于市场而言,翼放EMT猛犸象更像是江西五十铃掷入湖中的一块石头,一石激起千层浪,翼放EMT猛犸象的上市或许可以开辟出蓝牌轻卡市场的一条新赛道,改变竞争格局,为市场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品的上市又何尝不是江西五十铃的一次壮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