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死不拉管,饿死不拉卷,打死不拉绿通。”这句话在卡车圈里流传甚广,虽然有那么一些夸大的成分,但却形象地道出这几个细分市场潜在的危险性。那么卡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升级和应用,能够为这部分市场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拉管件和钢卷,更多的是需要抵抗刹车时带来的惯性,对于司机的驾驶技能、道路预判、固定货物的方式较为考验。而对于拉绿通的卡友来说,不仅需要有着过硬的驾驶技术,还需要时刻关注货箱打冷,更需要“人歇马不停”地去赶时效。这次我们采访到了汕德卡G7H智驾版的车主孙晓光,看看他对于卡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看法如何。
汕德卡G7H智驾版车主孙晓光(左)
绿通运输,时效为王
绿通运输又称为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由于货物保质期短、易腐蚀,并且新鲜度决定市场价格,因此绿通运输对于时效性要求极高。比如最近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从采摘到售卖,路上用时两天和三天的话,在终端的价格和口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绿通的本质就是“与时间赛跑”,途中容不得半点闪失。所以拉绿通首先要有一台可靠性高的车辆,其次对于牵引车来说的话,发动机的马力、车辆的后桥速比也十分重要。以孙晓光的新车汕德卡G7H智驾版为例,这台车搭载的是MC13H曼技术发动机,最大动力输出为570马力,匹配中国重汽自主研发的AMT变速箱,搭配速比为2.85的MCY后桥,能够满足绿通运输对动力以及时效的双重需求。
据孙晓光介绍,他从事货运行业已经超过20年,这期间驾驶过多个国内主流品牌的牵引车。“我最近三台车都是中国重汽,上一台也是汕德卡。”孙晓光补充道。汕德卡的高效和品质,以及驾乘的舒适性,给孙晓光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老司机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默契配合下,这台车跑出了百公里27L油耗的优秀表现,在物流行业内卷严重的当下,能够为卡友节省出实打实的燃油成本。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加持,事半功倍
车轮碾过晨露与夕阳,这位山东大汉也与汕德卡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年龄的增长,孙晓光对于行车安全性更加重视。前不久,孙晓光购入了汕德卡G7H智驾版,这台车搭载了嬴彻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目前已经行驶了1万多公里,不仅动力强劲、油耗低、舒适性高,对他来说,最关键的是安全。
据孙晓光介绍,自己拉绿通“全国飞”,基本上以高速公路为主,全程单人驾驶。每次上高速后,他都会第一时间打开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不仅让人、车、货在运输途中变得更加安全,更重要的是他的神经不必像之前那样紧绷着,身体比较放松,开长途也就没有那么累了。有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加持以后,孙晓光最大的感触就是行车变得更加安全了,出门在外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样,仅仅10天,他的新车行驶里程就超过了1万公里。
中国重汽嬴彻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高精地图,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实现车辆高速领航。中国重汽高速领航功能,具备智能动态车速控制,车道内智能避让,自动换道超车以及高速匝道自动通行等四大核心功能。在诸多高科技的加持下,能够为司机带来更加高效、舒适、安全的行车体验,比如根据坡度和导航数据,车辆可以自动调节行驶速度,兼顾节油与高效。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确实给我带来不少帮助,但总归科技还是科技,我们还是要把人放在首要位置,不过智驾确确实实给我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我觉得这钱花的值。”孙晓光略加思索后补充道。
由此可见,在卡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应用后,不仅能够降低卡车司机的劳动强度、精神压力,还能让整车的节油性和舒适性变得更强,让他们在行业阵痛期,守住钱袋子,平安出行每一程。
我们也在此呼吁,科技的进步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大众,而不是让某一群体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从而导致“内卷”加剧,造成更为严重的危险。同时也希望大家都能理性且客观地看待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一起见证更加安全、智能、舒适的运输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