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车60秒 60秒懂卡车 葱哥咔咔说 企业新闻 硬核视频测评 客车关注 趣味短视频 试驾评测 行业热点 车市解读
精彩视频
专栏 行业热点 侠客勇的武林 车市解读 客车关注 互动问答 葱哥咔咔说 趣味短视频 试驾评测 车主人生 现场直播 60秒懂卡车 葱哥专访 硬核视频测评 纪录片 新车60秒 新车72变 企业新闻 了不起的卡姐
洋葱专栏
列车长图站 侠客勇的武林
首页 > 企业新闻 > 详情

中国重汽这五年

2023-08-28 20:58 作者:发动鸡 来源: 编辑:张九亮

8月28日,中国重汽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大会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举办产品成果展、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及改革重组发展五周年大会等系列活动,向全球全方位展示中国重汽近五年来国企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砥砺奋进、无畏拼搏的激情,心无旁骛攻主业,向着百年重汽,朝着世界一流全系列商用车集团再次出发。

这是中国重汽深化改革、重组发展的五年

2018年9月1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定,拉开了山东重工战略重组中国重汽的大幕。在当天召开的中国重汽集团第一次领导干部大会上,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用3-5年时间成为中国第一”的战略愿景。此后五年来,面对着全球商用车行业的高度关注,面对着全省人民的深情厚望,面对着中国重汽人的热切期盼,新班子带领中国重汽全体员工心无旁骛攻主业、大刀阔斧搞改革,企业换上高速挡,启程再出发驶上了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之路。

五年来,中国重汽心无旁骛攻主业,先后完成了房地产、物业、医院、幼儿园、低端零部件及非主业参股企业等98家非主营业务的有序退出,资产变现近109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的70.3%降低到现在的60.8%。剥离与商用车产业相关度不高的经营业务,精干主业,为实现商用车主业的高质量高速发展奠定基础;强力降本止血,坚决斩断利益链,采购降本累计贡献270亿元;办公费、接待费从2018年的1.5亿元,“拦腰式”降至2022年的3406万元,降幅77%,累计节省3.4亿元。

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迅速导入“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三能”机制,中国重汽完成了向高度市场化现代企业的根本转变。五年来,中国重汽领导干部总数从1597人降至1142人,降幅达到28.5%;平均年龄由46.1岁降至40.7岁,其中80后干部占比从27.3%提升到73.3%;本科学历以上干部占比从82.8%提升到96.7%。2019年至2023年,连续引进6800名高校毕业生,为企业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全面推进目标业绩导向的市场化考核体系,彻底打破“大锅饭”。

聚焦主业、剥离辅业,改革健体、招才引智,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地,营造出激情干事的良好生态,全面激发起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让中国重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

这是中国重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五年

2020年,中国重汽在位于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南翼的莱芜区开工建设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该项目是中国重汽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系列要求的重大工程,也是济南市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支撑。

2020年,中国重汽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9个月的时间里,抢进度、抓质量,高水平建设完成38万平方米车间,并于11月18日正式投产,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新重汽速度”。

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涵盖车架生产、车身冲压、焊装、涂装、整车装配等,生产工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信息化建设包括 MES与物流管理平台项目、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和机房与网络建设四项,涵盖整个园区数字化核心内容。

与此同时,基于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及应用环境变化,中国重汽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要求,快速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完全自主开发的全系列电驱桥技术和混动系统技术等为核心,中国重汽全面布局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多技术路径全面发力新能源。

为保证新能源技术快速取得突破发展,中国重汽不断加大对清洁技术的研发投入,仅2022年,清洁技术研发费用投入就达到近3亿元,豪沃纯电系列、混动系列等产品快速上场,丰富了中国重汽的产品布局,加速构建起中国重汽完整的纯电科技生态体系。中国重汽清洁能源技术专利数量也随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在2020年19个、2021年46个的基础上,2022年,中国重汽获得清洁技术专利193个,新能源技术取得突破发展。

加快智能网联项目建设,加速构建中国重汽完整的新能源商用车体系,积极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标杆,中国重汽充分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作用,联合全球数百个创新点,集中整车整机产能和供应链,努力打造全球制造业最具效率、成本、创新等优势的顶级创新转化高地。

这是中国重汽科技创新成果竞相迸发的五年

创新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企业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驱动力。为尽快实现技术引领,掌控高端商用车核心竞争力,中国重汽不断强化自主正向研发能力建设,通过“揭榜挂帅”、签订“军令状”等,集中攻克商用车“卡脖子”难题,实现技术引领,以市场为导向倒逼产品创新研发,让产品研发与市场需求同步,不断加快新产品上场速度,推出客户真正需求的产品。

同时,中国重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保障,研发投入占比从2018年的2%,翻番提升至2022年的4.3%,5年研发投入126亿元,是前15年的总和。研发人员从2018年的1102人,增长至现在的3936人,增长近3倍,其中,博士从9人增长到现在的83人。充足的研发投入和人力保障,为中国重汽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动能,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

2020年1月17日,中国重汽25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在天津港成功进行全球首次整船作业,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出“中国智慧”;

9月16日,新一代黄河重卡高端物流牵引车隆重上市,产品各项性能全面实现国内引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0.349的风阻系数在全球量产重卡中达到最低;

11月30日,在经过不断提升优化后,汕德卡月产销突破10000辆,创造了8个月产销量翻番的新纪录,中国高端重卡领跑者持续领跑行业;

10月27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蜡车交付仪式在国家体育总局举行,由中国重汽集团研发承制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蜡车正式交付国家体育总局。黄河氢燃料电池雪蜡车是中国第一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雪蜡车,填补了国内空白。中国重汽以科技助力冬奥会,达到了雪蜡车“中国首创、世界一流、完全国产”的新高度;

2022年,全球首辆搭载潍柴热效率52.28%柴油发动机和热效率54.16%燃气发动机的重卡产品,均在中国重汽率先诞生,中国重汽产品竞争优势大幅增强;

2023年4月,黄河X7在车货总重49吨情况下,一箱油(945.29L)以4871.18km最远行驶距离,创造了“半挂式卡车单次加油行驶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用车轮印证了自身的极智节油性能和高效运输优势。

同时,中国重汽科技创新理论成果也不断涌现:中国重汽《重型汽车关键基础性能集成研究与应用》获得2022年度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商用车无忧换挡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22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新型16档斜齿双中间轴锁环式同步器变速箱》荣获第四届山东省专利一等奖、2022年度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北京冬奥会雪蜡专用车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得2022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截至2022年底,中国重汽累计有效专利为4,078项,其中发明专利506项,实用新型专利2,872项,外观专利700项。

在加大自主研发的同时,中国重汽秉承竞合理念,致力于构建开放协同的全球链合创新体系,与国内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技术交流,实现专业、产业相互促进。2022年,中国重汽与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1所世界知名高校、顶级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在当年开展对外技术合作项目16项。

强大科技创新能力和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为中国重汽插上了跨越发展的翅膀,让中国重汽拥有了冲刺世界一流的底气。在中国重汽2023年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重汽郑重宣告:挑战全球第一,做世界最好的商用车。

这是中国重汽市场营销实现领先的五年

五年来,中国重汽始终坚持“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营销系统改革,奏响产品、市场、业务结构调整“三部曲”,市场响应能力、营销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提高,运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中国重汽大力推进产品全系列全领域布局、全面迈向高端,率先探索战区作战模式、联合空降模式、瞬态响应模式,实施精准突破,实现42个细分市场、120个应用场景全覆盖,黄河、汕德卡等高端品牌5年累计销售23.8万辆,是重组前的17倍。

向产品质量亮剑,借鉴潍柴WOS管理经验,推广落地HOS精益管理,中国重汽的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得到了用户一致认可;通过合网强渠,中国重汽不断优化提升服务网络,并强化了重卡整车具有极强竞争力的“亲人”服务政策,为用户购车、用车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2022年,中国重汽抗住行业周期性大幅下滑、三年疫情反复影响及国内外市场严峻挑战,成为行业销量最高、市场下滑最少、运行效益最好的企业,重卡市销量和市占率在国内同行业企业中实现“双第一”,在2021年开始的行业逆风中,扛稳了“双第一”的大旗。

五年来,中国重汽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迅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国内外业务均衡发展。2020年,在国内市场受疫情及行业周期性巨幅下滑的不利形势下,中国重汽持续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重卡出口从2020年的3万辆,快速提升到2022年的8.9万辆,持续保持国内同行业企业重卡出口首位,为中国重汽迈向行业第一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2年10月,中国重汽重卡单月出口突破1万辆,创造了国内单月出口重卡新纪录。在活动现场,谭旭光表示,如今中国重汽已经成为中国商用车毫无争议的海外第一品牌,成为中国商用车进军海外中高端市场的先行者。

中国重汽海外出口的爆发式增长,正是重组改革成果的最佳体现。近年来,山东重工集团充分发挥大集团资源优势,强化协同,以稳外贸促增长,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力,链合出海、抢抓订单,让中国重汽的产品在海外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汕德卡、豪沃TH7等一系列高端产品走出国门,与世界一流重卡产品同场竞技、搏杀市场,高端产品出口销量显著增长,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墨西哥艾特公司销售总监Ricardo Melesio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重汽的重型卡车在墨西哥十分受欢迎,车辆质量好、性价比高、售后及时,尤其是中国重汽的高端重卡车型,目前在墨西哥的保有量越来越高,中国重汽,中国制造,真棒!

数据显示,重组以来中国重汽累计出口重卡30万辆,牢牢占据我国行业出口的50%;出口高端产品占比由2018年的2.7%,提升至现在的32%。出口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15.4%,提升至现在的51.2%,成为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全球竞争风云变幻,中国重汽以“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让“中国重卡第一”的大旗在行业逆风中高高飘扬,彰显了极强的逆周期发展力、双循环驱动力和新业态引领力,让中国重汽品牌在全球熠熠生辉。

这是中国重汽党建引领、生态重塑的五年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更是中国重汽改革重组取得成功的最根本保证。中国重汽始终推动党的建设与公司治理紧密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党建强、重汽强。五年来,中国重汽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提出的“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20字标准,作为队伍建设的根本指针,全面建立起敢想敢干、善打胜仗的团队文化,建立起以上率下、带头冲锋的干事作风,建立起重奖重罚、能上能下的刚性机制,爆发出了强大的执行力、战斗力、生命力。

以文化变革为先导,中国重汽全面导入“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文化、“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效率文化、“干就负责 做就到位”的执行力文化、“这是我生产的产品,我向客户保证”的岗位责任文化、“约法三章”为核心的团队文化,重塑了中国重汽人的精气神。

坚决向圈子文化、“大厦”文化、官僚文化、懒政文化开炮,掀起厕所革命、作风大提升、透明化办公、去沙发行动,清除一切细菌病毒,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干事生态、廉洁生态焕然一新。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一切工作的坐标。五年来,中国重汽始终将员工作为最宝贵的财富,用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构建起阳光透明、充分竞争的新生态,一切凭实力说话。改革奋进中的中国重汽为全体员工创造了追梦的舞台,也共享着快速发展的红利,博客平台、人才公寓、一线食堂,点点滴滴的努力、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员工充分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2022年,中国重汽员工平均工资较2018年增长33%,真正兑现了“工作在重汽、奋斗在重汽、幸福在重汽”的承诺。

党建引领、文化铸魂。中国重汽以红色基因,点燃红色引擎,凝聚起磅礴的红色之力,开创大国重器新辉煌。3万名中国重汽人价值观高度统一、凝聚力空前高涨、担当力显著跃升、战斗力无比强大,同心同向,朝着共同的战略愿景跨步前进。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五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作为一家大型国有制造业企业,中国重汽将坚决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体制,持续加大科技自主创新力度,掌控高端商用车技术核心竞争力,昂首阔步迈向百年,为将中国重汽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不懈努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