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车60秒 60秒懂卡车 葱哥咔咔说 企业新闻 硬核视频测评 客车关注 趣味短视频 试驾评测 行业热点 车市解读
精彩视频
专栏 行业热点 侠客勇的武林 车市解读 客车关注 互动问答 葱哥咔咔说 趣味短视频 试驾评测 车主人生 现场直播 60秒懂卡车 葱哥专访 硬核视频测评 纪录片 新车60秒 新车72变 企业新闻 了不起的卡姐
洋葱专栏
列车长图站 侠客勇的武林
首页 > 企业新闻 > 详情

共谋“十五五”新局 2025商用车产业合作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11-28 09:54 作者: 来源: 编辑:吴斯

随着“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中国商用车产业在政策引领、技术突破与市场驱动的多重合力下,成功实现从“体量追赶”到“质量引领”的跨越式发展。值此“十四五”与“十五五”交替的关键节点,11月26日,由《中国汽车报》社主办、中汽兄弟承办、九州国际协办的“2025商用车产业合作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云集行业领袖、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同回顾5年来中国商用车产业的辉煌成就,擘画未来5年的发展路径与战略机遇。

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开启高质量新征程

商用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肩负着“制造强国”的战略使命,更在绿色转型、智能升级与全球拓展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韧性。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谢戎彬表示,“十四五”时期,中国商用车产业在产销规模、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虽然商用车市场已逐步进入常态化平稳运行阶段,但在新能源、智能化、国际化等领域,依然蕴藏着重大历史机遇。”谢戎彬指出,站在“十四五”铸就的坚实高台上,“十五五”的发展号角已然吹响。未来5年将是产业巩固提升、开拓创新的关键时期,我国商用车产业将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稳步迈进。

具体而言,绿色发展将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十五五”期间,新能源技术将深度融合,成本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全面完善。氢能、纯电、混动等多元技术路径将各展所长,构建起覆盖全场景、全链条的零碳运输体系。商用车产业的绿色转型,将与能源、交通、城市发展更紧密地协同联动,成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力量。

在智能化方面,商用车将从“单点突破”迈向“整体智治”。单车智能将与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深度融合,形成“车—路—云”一体化的智慧生态。自动驾驶技术将从小范围示范运营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深刻变革物流业态乃至商业模式。数据则将成为驱动产业未来发展的“新燃料”。

同时,商用车产业的全球化将从“产品出海”升级为“生态出海”。未来的竞争是标准、技术、品牌与供应链体系的综合较量。中国商用车企业不仅要输出优质产品,更要推广技术标准、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的本土化生态,实现从“全球销售”到“全球运营”的升华。

“正因如此,《中国汽车报》举办本次大会,旨在搭建商用车产业链合作共赢的高端交流平台,共同探索可持续的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产业发展新路径。”谢戎彬强调。

多维解读行业态势  共话产业未来前景

大会现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闫建来围绕“中国汽车产业的产能与市场前景”“中国汽车企业总量与竞争格局演变”及“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与技术路径”等焦点问题发表主题演讲。

闫建来表示,当前中国汽车年销量约3300万辆,内需市场规模预计可达4000万辆左右;在全球市场上,中国品牌有望占据50%的份额,彰显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竞争使命。他呼吁,本土车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实现“国内立足、海外创收”的战略布局。

“目前中国有70多家汽车企业,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需达到年产能200万辆的规模才能立足。预计行业最终将形成约1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其余企业则通过并购重组或退出市场的方式,完成行业整合与优化。”闫建来分析道。

在谈及未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时,闫建来强调,电动化浪潮正加速袭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已从十万辆级跃升至千万辆级,商用车领域亦迎来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拐点。智能化发展虽势头迅猛,但仍面临安全保障与场景落地的挑战。相较而言,商用车在特定场景中的智能化应用更为成熟。

“未来汽车产业两大核心目标是绿色低碳化与智能化,这将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具体愿景包括:一是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二是构建安全、高效、智慧、立体的出行服务体系;三是通过跨界融合带动整体社会经济进步;四是建设和谐友好的汽车社会与文化。”闫建来说道。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处长、商用车市场研究组组长谢国平回顾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商用车市场的发展轨迹,并对“十五五”时期的行业趋势进行展望。她在报告中指出,经过“十四五”期间的深度调整与变革,我国商用车市场正站在“承前启后”的新起点,未来5年将在国内稳健需求与强劲出口的双重支撑下,步入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结构性增长新阶段。

“内需、制造、科技、安全、绿色是未来5年国家战略聚焦的5大领域,其中内需的重要性较‘十四五’时期有显著提升;车多货少的运力过剩局面将逐步缓解,运力供需向均衡状态回归,中短途运输需求前景优于长途干线。此外,随着《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印发,未来5~10年智慧物流将迎来黄金发展期。”谢国平介绍说。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技术政策研究总监吴喜庆认为,新能源商用车已成为推动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碳、实现汽车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十五五”期间将迎来技术、市场与政策协同发展的关键机遇期。

吴喜庆进一步表示,“十五五”时期,新能源商用车将在技术、市场、政策等多维度协同发展。企业应牢牢把握产业高质量转型的关键契机,坚定推进电动化转型,以智能化赋能发展,深挖客户需求打造差异化优势,提升产品品质,聚焦车能融合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国际化增长格局。

全国公共交通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王健发表题为《中国客车制造商的国际策略:高光时刻与潜在危机》的演讲。他从2025世界客车博览欧洲展览会的情况切入,分析中国电动客车在欧洲零排放客车市场的占有率,从宇通客车斩获展会两项大奖的高光时刻,延伸至欧盟电动客车运营商面临的网络安全潜在危机,再结合欧洲巴士与客车旅客运输服务的市场变化趋势、欧洲自动驾驶系统型式认证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云一体化发展,得出中国电动客车与自动驾驶出行前景广阔的结论。

“经过近20年的深耕细作,中国客车在新能源及相关技术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电动客车解决方案已形成强大的产业链和国际竞争优势。”王健说道。

搭建生态交流平台 助力产业升级发展

今年2月28日~3月3日,由《中国汽车报》社、九州国际联合举办的2025深圳国际商用车生态博览会暨国际卡车文化节在深圳成功举办。该活动已成为涵盖整车、前装科技、后装应用及卡车文化等商用车产业全链条的专业展贸平台,致力于打造集展览、交流、文化于一体的行业盛会。为进一步推动商用车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升级,2026年3月20日~3月23日,2026深圳国际商用车生态博览会暨国际卡车文化节将再度启幕,其启动仪式也将在本次活动现场举行。

据九州国际会展董事长李建明介绍,作为中国首个商用车全产业链生态展贸平台,该展会覆盖商用整车、前装科技、零部件及易损件、后装服务与卡车文化等全产业链环节,汇聚政府机构、整车企业、零部件制造商、一二级供应商、车联网及智能升级配套企业、经销商、物流买家等全链条核心参与者。平台以市场成交为导向,为企业提供精准对接、品牌推广、产品展示的一站式生态服务,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提升销量、塑造品牌。

“这场行业盛会依托珠三角和大湾区的战略优势、科技产业优势和沿海区位优势,不仅汇聚众多知名企业和前沿产品,更将成为洞察商用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李建明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主办方还结合商用车行业发展的前瞻趋势,策划举办《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商用车产业链如何协同高质量发展》沙龙研讨。业内精英、专家学者及终端使用者等多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商用车产业链协同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及如何加速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引领商用车行业迈向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的新纪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