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车60秒 60秒懂卡车 葱哥咔咔说 企业新闻 硬核视频测评 客车关注 趣味短视频 试驾评测 行业热点 车市解读
精彩视频
专栏 行业热点 侠客勇的武林 车市解读 客车关注 互动问答 葱哥咔咔说 趣味短视频 试驾评测 车主人生 现场直播 60秒懂卡车 葱哥专访 硬核视频测评 纪录片 新车60秒 新车72变 企业新闻 了不起的卡姐
洋葱专栏
列车长图站 侠客勇的武林
首页 > 企业新闻 > 详情

场景化造车有多难?三位工程师现身说法

2021-11-25 19:01 作者: 来源: 编辑:李懵药

奥铃全新一代小卡M卡上市在即,主打“全能生意王”,意味着这辆车能够适应各种细分场景。不过我们更好奇的是,一辆适合多场景的车是如何造出来的?为此,我们采访了奥铃M卡的工程师,听听他们怎么说。

和天气赛跑,把调研时间抢出来

“造车第一步不是画图纸,而是市场调研。奥铃的车造一辆火一辆,是因为从一开始就真正抓住了用户需求,这就是市场调研的价值。”李京涛介绍道。

李京涛是奥铃小卡产品规划总监,也是市场调研的带队领导。历任一线销售、市场管理、消费者调研及产品需求研究,曾经历过M3、M4平台、福田小卡、自卸车、工程车等多款轻/小/微卡市场调研的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调研专家。

“小卡用户非常分散,使用场景也各式各样,想要系统完整地总结用户需求,不讲求方法是不行的。” 为此,李京涛在调研区域选取上花了不少心思,最终选定了10个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是小卡聚集地,同时每一个都具有典型使用场景和地域特征。举例来说,潍坊作为中国的菜篮子,果蔬市场发达,绿通用户能占到40%。昆明地处山区,爬坡道路占比达60%以上,最大爬坡度35°,是山区货运的典型代表。

在调研过程中,人为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比方说调研对象表达能力有限,或者调研结果并非真实需求。但相比可以预见的人为困难,真正的困难来自恶劣的自然条件。在兰州调研时,前一天还热得要命,第二天就风沙漫天,30米外看不见东西,街上空无一人,调研完全无法进行。在广西调研适逢盛夏,空气温度37.5℃,地面温度46℃,车表面温度72℃,直接把一位调研成员热到中暑。“人为困难我们都能克服,但极端天气状况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和老天爷赛跑,把调研时间抢出来。”李京涛这样总结道。

最终,李京涛和团队用了19天走了10个城市,收集了500多个样本,超额完成预期目标。这些付出也换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这些精准、细致地调研,M卡最终确立了9大细分车型,匹配30多个使用场景。李京涛说,“当概念定义完成的那一刻,我觉得这一切付出都值了!”

在客户看来只是一辆车,在工程师这里是排列组合

底盘PMT经理权哲赫从业8年,在底盘团队中也算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在他的眼中,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是“节点很短,任务很重,压力很大。”

在他看来,多场景的开发量不是做加法,而是做乘法。如果一款车只有一套配置,那工作只围绕一套方案展开,工作量不大。但M卡的发动机、轴距、制动、转向、轮胎、轮毂各有2套,外加胎压监测,一下子输入这么多配置,工作量就以倍数级增长。以制动性为例,发动机、轴距、制动不同都会对制动性有影响,这样一来就需要2x2x2=8种方案对应。“在客户看来是一辆车,在工程师这里是排列组合。”权哲赫这样解释到。

其实工作量不仅源自排列组合,即便只有一个大件不同,也会对全盘造成影响。比如说,不同发动机需要不同的支架,泵和罐的位置也都不一样,换个发动机,就需要出4套图纸。同样,不同的变速箱安装位置也不同,拉线长度、油管走向和长度也都要跟着调,如此一来又要增加很多工作量。

此外,为了匹配这些调整,通用零部件往往满足不了要求,还必须增加专用零部件。制动是零部件最多也是最易受影响的部位,一共200个零部件,其中专用件就达到40多个。在项目管理中,专用件的开发是很严格的,要遵循合规性,内部申报流程也非常复杂,哪怕再小的部件都需要走完全部流程。40个专用件,在流程和维护上都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可能因为这些工作量就导致跟不上别人的进度。

即便面临如此之大的工作量,权哲赫依然顶住压力,准时完成了各项开发任务。奥铃有一句话,“把简单留给客户,把复杂给自己。”这位底盘工程师的故事,就是这种精神的最好写照。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才是M卡的精髓所在

“为某一项指标较真甚至争吵的情况很多,最后往往打架打到我这里。”项目组主任张文明一句话就让人感受到M卡研发的艰辛。

在项目组主任张文明看来,M卡的开发难度不仅仅在于性能指标更多,调整更加复杂,还在于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处理那些随处可见的矛盾。这其中包括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的矛盾,工程师内部的矛盾,整车性能之间的矛盾等等。很多矛盾属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降低车身和货台高度。这个需求的出发点是希望让装卸货更省力,同时会带来更低的车辆重心,行车更稳。按照最极限的方案,肯定是选择低高度的轮胎,压平板簧,降低限位,但这样一来矛盾就出现了。

第一个矛盾点在板簧。板簧的作用是承载,在用户的认知中,如果在满载状态下板簧依然保持很好的弧形,说明这车很能拉。但板簧弧度越大,货台高度就会越高。既要保证有弧度,又要降低货台高度,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第二个矛盾点在限位。悬挂需要足够的运动空间,如果做把限位做的特别低,即使只是过个减速带,后面都会咣当一下撞上限位,给用户不好的印象。但限位做高了,货台高度又下不来,同样需要取一个平衡。

想要找到平衡点,首先需要与车架、悬架、货箱模块的负责人协调,他贡献一点,我贡献一点,一点点凑出来。其次,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验证最佳值,一毫米一毫米的调整,然后在恶劣路况下反复进行实车验证,直至找到最极限的那个位置。这个过程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但实现起来充满了艰辛,以至于每个参与的人提起这段经历都记忆犹新。

“整车指标中有些是相斥的,但谁都不想妥协,这其实很正常,因为大家都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张文明总结道。“其实造车就是这样一个反复验证反复平衡的过程,车的品质也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变得更优秀,这才是M卡的精髓所在。当用户踩下油门踏板那一刻,就会真正感受到这款车的不一样。”

写在最后

随着国内轻卡市场的竞争升温,场景化造车已经成为车企赢得用户的关键因素。谁能抓住机会,谁就能胜出。从这几位工程师的讲述中不难看出,奥铃M卡确实把场景化做到了极致。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期待奥铃M卡的到来吧。